安全芯片“防盜鏈”新規落地,非法調用將無處藏身
2025.07.15
編輯: 珹芯電子
點擊:836
7月中旬,國內一家深耕信息安全的企業低調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一份關鍵技術方案,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徹底堵住安全芯片被非法調用的漏洞。消息一出,金融支付、車載電子、智能家居等對安全等級極度敏感的圈子瞬間被點燃。
所謂“安全芯片”,相當于設備里的“保險柜”,指紋、支付密鑰、車控指令全都鎖在里面。過去,黑客常用“假應用”或“偽造指令”騙開柜門,一旦得手,損失往往以秒計算。此次披露的新規,把原先“一次驗證、終身通行”的老路徹底堵死,改為“全程盯梢、動態換鎖”。
大致做法可以概括為三步:
1. 應用在啟動前必須亮出“身份證”,系統實時核驗真偽,偽造身份直接踢出局;
2. 芯片與應用的“暗號”不再固定,而是每隔幾十秒自動更新,即便被截獲也立即失效;
3. 運行階段還加入“內存水印”,應用想拿鑰匙開柜,必須先對上隨機生成的暗號,超時或答錯立刻鎖芯。
業內人士評價,這套思路把安全芯片的防護從“單點門禁”升級成“全程護送”,既不給惡意程序留下潛伏窗口,也讓合法應用在后臺“無感”完成所有校驗。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手機支付閃付更快、車載解鎖更穩,卻幾乎察覺不到任何額外操作。
目前,多家支付機構與車企已著手評估落地時間表。若大規模商用,意味著從POS機到車鑰匙,從智能門鎖到穿戴設備,安全芯片都將同步換裝“防盜鏈”。有分析師預測,未來兩年內,非法調用安全芯片的成功率可能降至“統計學可忽略”級別,相關黑產也將被迫尋找新的攻擊路徑。
一句話總結:當芯片自己會“認人”還會“變臉”,黑客的“萬能鑰匙”就再也派不上用場了。